3.145.93.210
3.145.93.210
close menu
KCI 등재
소식(蘇軾) 문예사상의 대일통(大壹統) 완성과정 연구
蘇軾文藝思想 "大壹統"的 完成過程硏究
최재혁
중국학보 66권 71-93(23pages)
UCI I410-ECN-0102-2014-900-001506710

本文將根據蘇軾文章的寫作時期來考察其文藝思想``大壹統``過程的推移. 蘇軾經歷坎가, 曲折複雜, 因而思想情感也曲折複雜, 充滿出世與入世的矛盾, 也流露過消極的虛幻 思想, 但是他把儒釋道三家思想融合在壹起, 幷加以改造和發展, 可說是各有去取, 均有所用, 就其主流而言, 他從儒家吸取的是積極入世, 經世致用, 從道家吸取的順應自然, 任性逍遙, 從佛家吸取的破除執著, 感悟超脫. 他幷不像儒家壹切以綱常規範選擇欲求, 而是참雜了道家以自然無爲態度對待欲求. 他又不像道家否定壹切欲求, 而是참雜了佛家禪宗以悟念對待事物的態度. 但他又不像佛家以``四大皆空``態度否定世上壹切欲求, 而是참雜了儒家``窮則獨善其身``的態度, 以審美態度對待可以寓寄情意的事物. 所以他旣是融合了儒釋道的思想, 而同時是改造和發展了儒釋道的思想.蘇軾受佛禪影響, 也受老莊道家影響, 又是熱心於現實政治的經世治國的儒家, 不只屬於其中任何壹家, 而是融彙儒釋道, 自成壹家. 他是壹位百科全書式的人物, 在흔多方面有開拓. 從時代原因上說, 蘇軾處在經學由漢學過渡到宋學的轉折時期. 宋學陽斥釋道不講綱常倫理, 각陰取其治心之術. 宋代統治階級也提倡儒釋道三敎合壹, 以補世敎. 從個人原因上說, 蘇軾從小受儒家敎育, 受學於道士張易間, 喜讀『莊子』, 後又聽法師講佛理. 前期主要是儒家思想, 不僅贊成佛老. 後期遭貶謫, 苦悶中較多受佛老影響, 以超然態度對待得失禍福, 與儒家``獨善其身``思想結合, 使心胸開朗而寧靜, 積極而樂觀, 不是悲觀、消極、懈怠與厭世、趨向空幻寂滅. 他融合儒釋道思想, 從中吸取了積極的精神力量. 他揚棄了儒釋道三家的缺陷, 取三家相通或壹致之處, 交相爲用, 認爲三家思想"相反而相爲用", "儒釋不謀而同". 蘇軾取타們的積極因素, 作爲自己的精神武器. 在貶謫黃州之前, 蘇軾雖以積極地心態去慘與政治活動, 但是經歷了世事滄桑後覺得壹切願望不過是壹枕黃粱, 凸顯了悲觀厭世的態度. 蘇軾深受立足于現實政治的儒家思想的影響, 幷兼佛老思想來彌補儒家思想的不足之處. 在貶謫黃州之前, 蘇軾以儒家思想爲核心, 兼論佛老來實行思想大壹統. 在貶謫黃州之後, 蘇軾重新審視人生, 通達樂觀, 泰然處世. 以至於擺脫虛無主義, 從而超脫輪回. 蘇軾以在流放地領悟的佛老思想之超然曠達的思維爲本, 彌補儒家思想的現實哲學. 與前半時期不同的是蘇軾以佛老思想爲核心, 實行彌補儒家哲學的思想大壹統. 値得關注的是, 蘇軾文藝思想大壹統趨勢在貶謫黃州爲基準, 從儒家轉爲佛老.

[자료제공 : 네이버학술정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