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18.254.122
18.218.254.122
close menu
KCI 등재
객관적 의무양상과 주관적 의무양상의 설정 문제 고찰 -『醒世姻緣傳』의 의무양상 조동사를 중심으로-
최재영 , 서지은
중국언어연구 54권 203-232(30pages)
UCI I410-ECN-0102-2015-700-000093941

最近中國的古代、近代漢語語法學界的一些學者將道義情態區分爲客觀性道義情態和主觀性道義情態,其代表學者有李明(;00``)、朱冠明(;00)、楊永龍·江藍生(;0``0)等。這些學者雖然所使用的分類方法一致,但是分類結果倂不一致,以至于在進行後續硏究흔難確立一個恰當的標准。本文首先把這些學者和Bybee et al.(``)所提出的道義情態分類加以分析和整理,然後再試圖探討設定客觀性道義情態和主觀性道義情態的合理性。考察結果如下:第一、客觀性道義情態是指事件或行爲發生的可能性,取決于外部條件的範疇。客觀性道義情態分爲兩類:一類是客觀性義務;령一類是客觀性允許。客觀性允許再細分爲兩類:一類是客觀性可能;령一類是客觀性許可。主觀性道義情態是指事件或行爲發生的可能性,取決于說話人的範疇。主觀性道義情態分爲兩類:一類是主觀性義務;령一類是主觀性許可。第二、區別客觀性義務和主觀性義務、客觀性許可和主觀性許可的唯一標准是語境,如果僅以語境爲標准來區分兩類範疇,就會導致以下結果:一、同一個情態助動詞根據所處語境可以成爲客觀性義務或客觀性許可,也可以成爲主觀性義務或主觀性許可。這就意味著客觀性義務和主觀性義務、客觀性許可和主觀性許可倂不是一個固定的語義範疇,而只不過是臨時意義。二、學者進行情態分類時難免帶有任意性,結果整個情態分類흔難得到統一性。而且,情態基本上具有主觀性特征,因此不必把義務和許可再細分爲主觀性範疇和客觀性範疇兩類。第三、客觀性可能的性質接近于動力情態的能力。其區別僅在于:能力表示的是主語的內部條件;客觀性可能表示的是主語的外部條件。因此,客觀性可能範疇分爲動力情態的能力更爲合適。

1. 서론
2. 객관적 의무양상과 주관적 의무양상의 재분류
3. 객관적 의무양상과 주관적 의무양상의 설정 타당성 문제
4. 결론
[자료제공 : 네이버학술정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