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21.145.52
18.221.145.52
close menu
KCI 등재
유협(劉?) 부론(賦論)의 특징과 의의 고찰 ― 부(賦)에 대한 새로운 인식과 평론을 기대하며
김민나
중국어문학지 59권 51-85(35pages)
UCI I410-ECN-0102-2018-700-000578769

本文以《文心雕龍》<詮賦>篇爲主,結合諸多的相關篇章,探討了劉?賦論的特色和意義。本文首先考察了兩漢的賦論和劉?所處的南朝文壇狀況,由此闡明了劉?賦論誕生的背景和原因. 其次,本文在下面的四個小節探討了劉?賦論的特色. 其一,賦的意義和特性;其二,賦的起源和成立以及展開情況;其三, 賦的體制分流與對作者和作品的評論;其四, 賦的創作論. 通過以上的探討驗證劉?賦論的客觀性,幷參照前代賦論比較異同,洞察其歷史意義. 兩漢魏晉時期,賦是一種主要的文學體裁, 不過自漢代以來,直至今日, 都從不同角度對賦作了不同程度的否定. 直到梁代劉?《文心雕龍》才站在文學自覺的立場對賦作了較爲公正的評價. 由《文心雕龍》所見的劉?賦論是中國古代文論史上第一次關於賦體文學的全面的系統的論述. ?不僅集兩漢魏晉賦論之大成而且從文藝審美的角度提出了有關賦的特性和起源以及體制分流和創作構想等多方面的獨到見解. 關於賦的特性,?考辨了`鋪采?文`、`體物寫志`的具體含義,對賦的起源提出了多源頭說―詩經 楚辭 隱語 縱橫家. 依據題材和主題以及構造和表現技巧的特色,賦體制可劃分爲?裁和小制. 在`情以物興`、`物以情觀`的創作構想過程中,要求物與情, 情與辭的統一,從此提出了麗詞雅義―對內容和形式的理想的風格要求. 這一要求重視賦體文學本身的藝術價値,也兼顧了文藝的審美屬性,旣是多對傳統的繼承、發展,也爲?轉齊梁以來綺靡文風所需,具有高度的槪括性. 由此可見劉?賦論由賦體的創作經驗關涉到諸多具有普遍性規律性的重要文學問題,因此可以說劉?賦論已超出文體專論的範疇了.

1. 서론
2. 유협 부론 탄생의 배경과 원인
3. 유협 부론의 특징
4. 결론―유협 부론의 의의
[자료제공 : 네이버학술정보]
×